进校签订就业协议,百分百推荐就业—中国汽修教育第一品牌!

全国报名咨询热线

400-633-1987

PK:为什么大学生难以就业?为什么职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大学生毕业无"工"可"作"
         "都市白领"朝九晚六 工作累
                僧多粥少 你不干让别人来
职校生找工作"挑三拣四"
         "蓝领工人"薪酬高 福利好
                技术活 你无法被取代
vs

  • 职校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

    1、通过调查显示,“技校学生就业时,对自身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蓝领工人’。”技校生进校时,学校就会告诉学生,选择了技工院校就决定了今后的工作不会是办公室白领,而是一线工人、技师。

    2、高职学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更低一些,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大部分本科生对自身就业期望比较高。

    3、很多高职学校办学特色鲜明,都是针对某个行业培养专门的人才,而本科高校中,除一些知名高校外,不少本科高校都缺少办学特色,有的专业设置跟市场需求对接还需进一步完善。技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也是紧贴市场需求的,学生毕业就能马上工作。

    4、高职、技校相比本科高校,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校内外都有实验实训基地,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设置比例近乎1∶1,以三年制高职为例,学生在校三年,一般有一年半是在进行理论学习,另一年半在进行实践操作。技工院校更注重学生 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学生一般实际操作课程占到了60%,从学校出来后,可以立即上手工作。多所高职、技校和用人企业都表示,本科高校应加强 学生的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5、技校生就业率高,也与技校学生相对较少有关,小班教学更注重将来是否能够就业。当前很多本科高 校盲目开设新专业,其中,大多是文科类专业,因为文科专业学校一般只有几个老师就可开课,而不像工科类开设新专业需要花很多钱购买很多仪器等设备,从而也 导致了文科就业难于理工科。因此,建议本科高校不要盲目扩招,应该对学生的就业负责。此外,高职、技校就业率高还与不少高职、技校实行订单制培养(按照用 人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培养学生)、校企合作有关。

  • 读职校,就业好,读书就业一条龙

    1、职业教育是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毕业就等于就业,使自己能成为为社会、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

    2、上职业技术学校,入学就等于就业,避免了大学毕业后再上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专业技术的弯路。

    3、职业教育是“左脑+右脑、智商+情商、逻辑+推理、计算+定量、技能+学历”的社会市场型人才。

    4、职业教育来源于市场、适应于市场、回馈于市场、生存与市场,所以市场需要什么岗位,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实现学校、市场、就业零距离。

  • 国家领导人大力推广职校教育

    1、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温家宝

    2、当前就业市场形式严峻,就业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关系国家 长治久安的重大现实问题。我国政府强调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心,同时也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 密不可分。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政策,要求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推动高就业产业发展,效果显著。

    3、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都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竞争力、全面提高国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大举措, 也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统筹安排,积极推进。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 求,更好地为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 提高。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实行政府主导,探索多元办学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开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 局面,要求大规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5、在各大高校就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一片愁云惨雾的同时,以北方汽车为代表的职业技术学校却是另一番 光景,他们也发愁,但愁的不是学员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岗位太多,人才数量需求过大,没有足够的毕业学员满足用人单位那么庞大的需要,据北方人才推荐中心 主任介绍,北方汽车绝不满足于学员就业率100%,要的是学员就业满意度100%,北方汽车出去的毕业学员不可能找不到工作,他们关心的是学员是不是找到 心仪的工作,北方的学员是在挑工作,因为技术足够硬硬,能力足够强,有资格去坐等工作送上门! 如今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能力上毫不逊色于大学生,在技术上远远超过大学生,大学生眼高手低、稳定性差,即使他们肯所谓的“屈尊降贵”,用人单位也不 给他们机会,职业技术学校有完整的系统化的培养模式,更加契合时代发展与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独领风骚实属必然。 在严峻就业形势下,人们逐渐改变了只有高等教育才是就业保障的固有观念,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更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 了坚实基础。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全国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及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风暴 加剧了就业困难,但全国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依然稳定在95%以上,职业教育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 7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1、大学生们拼命的努力学习上大学,在大学话费了三四年的时间,又花了大量的血汗钱,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成为目前大学生的一种常态。

    2、大学生毕业后在外面找不到工作,开始选择其他的方式,有的人就不得不重新学习专业技术,又是2、3年的时间。

    3、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 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8年610万、2010年 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 加之以往毕业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可谓形势异常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 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仆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 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走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

    4、专业不对口,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了和大学学习无关的工作,比如:保险推销、房屋中介、快餐厅、销售等工作。

    5、没有奋斗目标,频繁的换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实际能力差,人际关系差,消费远远高于收入

  • 毕业即失业,文凭高≠薪水高

    1、解剖目前中国学历教育,教育体质是根本原因。

    2、为了上大学拿到文凭,找没用的专业报考。

    3、学历教育是一纸文凭,,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拿到一张写着毕业的纸。

    4、某些大学盲目扩招,建校时向国家伸手要钱,建校后向国家要大学学生指标,要补助(每招到一个学 生可以向国家要补助1万以上),这不是高质教育,这显然形成了利益链条!更坑害学生的是大学学校有专升本的升级模式,学历升级,老师没升级,渐而形成“小 学老师教初中,初中老师教高中,高中老师教专科,专科老师教本科”的不良教学现象。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教出好的学生?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怎么能不失业?

    5、中国教育都是学究型、理论型、传统型为主的,把持着整个教育界,对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阻力作用和排斥。

    6、现有的中国式教育浪费了国家大量的金钱,培养的都是半成品、失业者,既搞不了研究,又没有动手能力。

    7、中国式教育完全是左脑式、智商式、逻辑式、计算式、应试式、儒家思想式、传统式的教育,造成呢个培养的大学生无动手能力。

  • 大学扩招,就业难依旧在持续

    1、中国教育改革的呼声就像海浪一样,从未停止过,但是每次的呼声都会被传统的教育所压制和淹没,最后的教育改革面目全非。

    2、中国教育现状:高中毕业生有能力的家长直接送孩子出国上大学,没有能力出国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了技术培训学校进行技术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市场需求开始影响着人们的读书观念。

    3、某些大学盲目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却没有增加甚至有在不断的减少,工作是僧多粥少,大学生们开始无“工”可“作”。

    4、大学学校有专升本的升级模式,学历升级,老师没升级,渐而形成“小学老师教初中,初中老师教高中,高中老师教专科,专科老师教本科”的不良教学现象。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教出好的学生?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怎么能不失业?

    5、社会风气变化,影响着大学生读书就业的思想,拼爹、关系户思想蔓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让更多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6、目前的高校教育体系,其僵硬、与市场脱离的教育方式,没有培养动手和思考的能力,导致了毕业生 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市场真正需求,货不对路。尤其在一些实践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毕业生很难立足。当广大的中小企业成为就业市场的招聘主体,文凭证书的 时代就已经过去,它们更看重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可塑性。

    7、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区域性明显,人才都挤在一线城市寻求机会,对于二三线城市,乃至更偏远 的区域,除了一些垄断性质的国企外,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到有价值的人才。中小企业负担不起毕业生的培训成本,因而更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人才;反过来,有能力 的毕业生往往在教育投资上已经付出较多,但他们显然无法得到与之相匹配的福利水平。

    8、这里也有一些实际的考虑,二三线城市尽管潜力巨大,但对比一线城市,它们往往缺乏商业秩序,家庭背景可能很重要,这些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多—比如一位尖端技术工科毕业生在二三线城市跳槽的成本远高于在一线城市,因为可供选择的公司太少了。

    9、还有一些受到政策和体制影响较深的行业,一些人为因素导致了资源的倾斜和集中,这些行业的人才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均衡的情况。比如资源配置极为不合理的医疗机构,除了三甲医院之外,其他医院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来提高自身水平。同样的,受体制影响较深的高校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北方汽车——中国职业教育第一品牌


我要啦免费统计